/

«唐鳳的破框思考力»心得 內向理科工程師的人生意義,是共創和共好?

42 mins read

為什麼我要讀這本書

常常在想,如果我讀的書更多、生命經驗更豐富,現在該怎麼選擇,才能成為快樂生活的工程師呢?是用怎麼樣的思維在對待生活中會發生的每件事情,例如上班、開會、職涯、生活及學習等。還有更重要的,人生究竟要做什麼,怎麼樣才能過得快樂而且有意義呢?

破框思考力這本書剛好給了一個機會,讓我看看前面的風光。唐鳳寫程式、是理科腦、不是生意人、不立志當主管或老闆,都和自己的理念相近;那她可以活得如此精彩,應該有能借鑑的地方(而且同樣背景,就沒有理由說因為我不想當老闆所以做不到了啊啊)。

«唐鳳的破框思考力»心得 人生的意義是共創共好?
«唐鳳的破框思考力»心得 人生的意義是共創共好?

唐鳳是誰?真的很厲害嗎?

經過口罩地圖以及預約系統,唐鳳名字早就如雷貫耳。

我原本以為唐鳳早就靠著創業以及天才程式設計師財富自由,結果發現直到加入政府變成政務委員前,她都一直在一家叫做 socialtext 的公司遠端工作啊。對,就跟一般的程式設計師一樣,在願景很大、公司規模不太不小的公司過著上下班的生活。(瞬間就覺得親切了起來啊,都是上班族啊。為不在乎的事情努力,叫做壓力;為了所愛的事情努力,叫做熱情~

結果事情根本不是我們想得那麼簡單,查過 wiki 以後,唐鳳是個超厲害的人。有多厲害呢?挑幾件能把工程師嚇到吃手手的專案:

  • 15 歲時,花費1周時間,寫出能在網際網路搜尋資訊的應用軟體「搜尋快手」,賣出破萬套。這套軟體賣出一萬多套,公司獲得 Intel 投資。
  • 28 歲加入 g0v零時政府,以開放原始碼概念來號召更多人同時參與專案。其中政治獻金視覺化專案在 24 小時內就吸引超過 9,000 人參與。
  • 33 歲時,決定退休。退休後繼續擔任蘋果公司的顧問,每小時的顧問費為於1塊比特幣等價的貨幣。
  • 38 歲在疫情期間,於三個月內完成多項整合案,包含口罩地圖、整合健保卡系統實施口罩實名制、在健保 App 加入口罩預約功能。

可以寫程式、可以行銷、還可以整合溝通,根本就是遊戲中不管什麼素質都點滿的 Bug 角色吶。

097d7900 3228 11ea 9ecf 209d34036bcf
強到什麼東西都只要一拳的角色設定 © https://bit.ly/3WvyOe1

«唐鳳的破框思考力»在說什麼?

這是一本提供 Best Practice 最佳實踐的書籍。

在寫程式需要設計程式架構時,總會拿出 Design Pattern 來看看,找找有沒有別人已經研究出的最佳實踐可以照抄。人生遇到難題也常常希望有 Best Practice 可以參考,常常都會覺得「就是這樣嗎?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或是答案?」例如到底怎麼當個好主管、如何開個有效率的會議、如何和同事協作、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、到底如何活得快樂以及人到世上究竟要幹嘛。

這本書就是唐鳳針對這些一般人、一般工程師會遇到的生活和工作問題,提出他的觀點以及作法。特別的是,這是唐鳳博覽群書(哲學、社會學、資訊等)以後獲得的答案,就算不是終極答案,雖不中,我想亦不遠矣。

這本書會涵蓋的議題包含了:

  • 思考:如何自學、如何透過閱讀訓練思考
  • 工作:工作場域的共好共創、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時間、如何領導、開會和利用時間
  • 學習:要學什麼題目才不會被淘汰、學習時如何共好共創
  • 未來:如何看待 AI、元宇宙是未來嗎、單槓斜槓該怎麼選

內容挺多,就像是那種「2022 年 20款熱門真無線藍芽耳機推薦懶人包」之類的文章,很快的跟你說該注意哪些地方,有哪些模式可以選擇,然後再自己挑選需要的地方出來研究就好。她解決過的問題,我們就不要自己重複造輪子慢慢研究了。

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要卡在那些慣性思維。我想提供更廣闊、更有可能解決問題的協同方式。雖然不一定是萬靈丹,但至少是繼續往前,引導到有創造能量的思考方式。

唐鳳
pexels monstera 5063097
就算知道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,還是會很想參考隔壁同學的答案 © Pexels

這本書最重要的唐鳳的核心精神:共創、共好和共享

書上沒有一個章節單獨講這件事情,但共創共好的精神卻貫穿了唐鳳所有的談對內容,應用到各個層面;說是核心精神,其實已經有點像是信仰了。

共創、共好和共享是什麼?

還好這個概念對工程師來說挺好瞭解的,就是開放原始碼(開源)的精神;透過開放大眾的參與、討論與修改,進而加速其發展、增加透明度以及增進大眾福祉。

開源精神最核心的永遠是人,透過 「分享、參與、行動」,人們將自己的創作、專案分享出來,透過分享尋找因為共同的信念、喜好聚集的同好;透過參與專案,去產生理念與技術的激盪,甚至從中尋求新的刺激與討論;藉由行動去改變現況、推廣你想分享給其他人的事物或理念。

g0v 開源協作手冊

或者舉個通俗一點的例子,就是「口香糖牆」。在美國西雅圖這個被稱作「口香糖牆」(Gum Wall)的區域,原本是劇院的售票入口,一開始只是被許多排隊中的劇院觀眾黏上口香糖。

arun kuchibhotla sfBowOgieA unsplash
集體創作典範的口香糖牆,偶偶 Photo by Arun Kuchibhotla on Unsplash

結果就變成一個觀光景點,有人覺得噁心,有人覺得好玩。有興趣的就會去拜訪,並且一定要挑個喜歡的角落黏上自己的口香糖(共同創作);而每個人的創作,會讓這面牆顏色更豐富、更吸引人,這就是共好;也讓後來的旅客見到更有生命力的口香糖牆。

而最知名開源的專案,就是維基百科,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上去貢獻自己知道的知識,讓維基百科變得越來越完整。

共創、共好和共享只的並不是任何無私的奉獻,而是每個人積極參與自己喜歡的項目,透過透明公開的合力工作,彼此截長補短,就能達成一個人時做不到的事情

在自學的過程中逐漸領悟讓,原來開心的感覺,並不是來自於外在的成就,而是透過參加不同的社群,大家一起研究同一個題目,貢獻愈多,就覺得自己愈有價值。

唐鳳

為什麼要共創共好?

在過去的教育體制,都是被教導說要有正確答案。任何別人的提問,如果答不上來,就會有深深的內疚,指責自己沒有事先想到。在我當 PM 時期,最怕的就是跟團隊解說即將要開發的系統新功能。很多的「那如果 XXX 怎麼辦」「有沒有考慮過 OOO」總讓我招架不及,挫折滿點。總覺得自己是思慮不周、準備不夠,或者是不夠聰明所導致的。

唐鳳說:自己不需要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,大家可以一起貢獻,找出解決之道

這句話由天才來說就特別有說服力,代表不是自己準備不夠、不是智商不足導致無法提出完美方案。而是根本就不需要不可能靠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啊。集合大家的能力,每個人貢獻出自己微小的心力,集思廣益,一起讓事情變好,事情能進行的更容易、成員更快樂、結果也更好。

這麼想起來,根本沒必要和自己過不去,硬要一個人拍腦袋完成所有事情啊(也做不到)。

共創共好共享,應用實例

唐鳳把這個概念應用在他經手的每件事情,而且都獲得了很棒的效果。例如

  • 推出疫情相關系統:在疫情剛發展時,很快的推出了口罩地圖。聆聽大家的意見,然後改進行健保卡預約口罩。後來也聆聽整合各單位推出簡訊實名制。
  • 水平管理團隊:她所帶領的政府團隊,把大家當作創業伙伴。每個人有自己的功能,自己做決定要貢獻哪些項目,也自己負責。成員的價值皆建立在自己的貢獻度上。
  • 面對酸民大量攻擊:她把各種留言視作共創的元素,從中過濾出有建設性的話語,與網友就事論事,與一般民眾開啟對話,聆聽人名在意的事情。

我的創造是為了讓你後續的創造變得更容易,而不是我的創造很完美的剝奪了你的創造。

唐鳳
pexels ketut subiyanto 4544797

真正的成功,來自共創價值的達成。 唐鳳 © Photo Ketut Subiyanto

共創共好是人生的意義?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

最近一直在思考,人生究竟要做什麼,怎麼樣才能過得快樂而且有意義呢?

在各式不斷致富的書、提升自我的書、職涯發展課程、過得更幸福、如何衡量人生等議題中,都會導到相同的結論 — 找到你人生的熱情以及意義

而唐鳳的共創、共好與共享是她博覽群書以後找到的答案;是個非常有參考價值的解。

亞里斯多德說:幸福本身即為人的終極目標。

阿德勒主張(被討厭的勇氣學派),書上明確的指出:所謂幸福,就是獲得「我對某人有用處」的感覺,覺得自己屬於某個群體,就是貢獻感。

也就是說:幸福可以透過貢獻感來獲得。而且這個貢獻感,是自己主觀覺得,不需要透過別人認可才能獲得。白話一點就是說,只要「我覺得自己好棒、我貢獻良多。」就能獲得幸福。

而共創、共好與共享的這種生活精神,完全符合阿德勒達到幸福的路徑:

  • 共創:挑選自己想要參與的項目,貢獻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,就算很小也沒關係。透過貢獻趕來獲得滿滿的成就感:「有今天這個成果,我也貢獻了一部份心力啊」
  • 共好:集合大家的智慧、能力與創作,項目會往好的方向發展。一定比只靠一個人來得輕鬆,也會有更好的成果。一起變好,能讓自己覺得屬於某個群體,來獲得貢獻感。
  • 共享:這個題目的成果,和大家公開以後,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,持續讓題目變得更好更棒。吸引志同道合的人,能讓自己產生「啊,我屬於這裡」的幸福感。

難怪唐鳳會把這個「共創共好與共享」應用到每個領域且深信不疑。

我想,這就是唐鳳選擇的人生的意義吧

「快樂的秘訣是:找到一個比你更重要的事,並把你的人生貢獻給它。」

Dan Dennett (Philosopher, cognitive scientist)
pexels pixabay 277477
如果一直卡在人生是一條跑道,每個人都在比賽輸贏,結果就是贏家很少,輸家很多,大家都在挫敗中過日子。 © Photo Pixabay

本書帶給我的改變:放下面子,做得更好的協作方式

我是內向工作者,習慣並且強迫自己把東西準備到完美才交出去。項目小能控制時沒什麼問題。但是當遇到大專案,例如需要跨部門、共同協作,需要先準備一份行動計畫來對齊認知時,就會把自己搞得很痛苦。

會想要先考慮到各種情況,寫一份詳細的行動計畫才提交給大家。在發布時,任何提出的問題都會被我下意識的認為是自己沒有做好,因為我怎麼沒事先想到呢!當然,一個人力總是有限,覺得自己做不好的情況下,這計畫就會一直一直被拖延,因為不想面對自己的不完美。

唐鳳在書中說道「領導者不一定需要有足夠的能力來解決問題,唯一需要的只有放下面子。」看完我想說對啊,本來就不可能一個人搞定啊,再聰明的人都會有有力未逮的時候。

我雖然是計畫負責人,但其實不用負責解決所有的問題。套用共創、共享、共好的精神,盡快把計畫提出來讓大家檢視,從各個部門的角度來補完這個計畫。

目前照這個方法實驗了一次,提出計畫時自己覺得很丟臉(照以往標準根本就是簡略版甚至是草稿阿);不過同事確實從各種角度提出疑問,一起補完這份 Proposal,都是我自己敲破腦袋也想不到的。計畫更好了,我的心裡也確實輕鬆多了。需要放下的,真的只有面子。

這是一種自己較輕鬆、別人也能獲得貢獻感,而且事情會更好的事情處理方式。除了多花一點時間溝通,其他方面看起來都是很有益處的。而且結果,真得比想像的好許多啊~

領導者放下面子問題,就能下放權力,鼓勵共創的方式,團隊也才有主動創新的能力,企業才能永續。

唐鳳

結論:給內向者理科腦的最佳實踐手冊

這本”最佳實踐手冊”適合正在找尋答案的人,涵蓋了核心的人生意義、獲得幸福等議題,還有其他關於生活大小事情的問題以及解法。

以往這種書都是成功人士如賈伯斯、巴菲特或達賴喇嘛等知名成功老闆或成功人士寫出來的,在看的時候總會想說,我就是不想當老闆、我也不想要做生意、我也不想投入宗教研究;那我從書中除了堅持以外還能學到什麼?

而本書最特別的就是,唐鳳生活經驗其實和我們很接近。軟體工程師出身、內向工作者、沒有僕人、沒有超多錢、也不是一聲令下的大老闆。她的生活以及工作,和我們平日會遇到的其實很類似,更有參考價值。

透過唐鳳的分享,我們得以知道如果把自己的智商乘以2、把自己的閱讀量乘以 10 以後,會做出什麼決定。既然有人已經徹底研究過各種問題,我們就能直接拿取成果當做基礎,再加上自己的認知,提升自己的生活;這其實就是共創共享精神,讓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協同創作。

我覺得看聰明人如何處理這些自己也會遇到的問題,是個有趣的過程;常常會有那種,「啊原來還可以這樣啊」、「喔喔答案真的這麼簡單嗎」的驚嘆發出來。

如果你也是內向者理科腦,在尋找生活或工作小撇步、或甚至是人生的意義。可以來參考這本書,看看聰明人都是怎麼處理這些問題的~

只要我們登出這個世界時,世界的狀況比我們登入的時候還要好,我們的人生就很有意義。

唐鳳
pexels polesie toys 4487868
軟體工程師,也能用自己風格活得很精彩! © Photo Polesie Toys

延伸閱讀

購書連結


寫在後面,本書的遺憾:怎麼沒談錢呢

這本書沒有談到錢的事情。世俗如我,每天睜眼還是需要為了柴米油鹽,我好想知道,如果是聰明的人在這個狀況下,會採取什麼行動。

唐鳳在政務委員的財產申報中,唐鳳存款 34 萬,負債則有 1500 多萬的房貸。我好想知道究竟唐鳳怎麼處理金錢的議題?是不是知道自己一定有工作,而且能自己選擇想要做的工作,資產存款什麼的就都不重要了呢~


Follow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