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
«正義教室»心得 如何判斷對的事情、做出正確的選擇

49 mins read

我只是想知道「如何做出”對”的決定?」、「如何做出”好”的決定」。一直尋尋覓覓,覺得世界上一定有一個簡單通用的規則,可以通用於各種情況來判定事情是不是對的。剛好,正義的其中一個定義就是指「對」的事情、「好」的事情,學習正義,可以幫助我們最初更正確、更好的決定。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情,那就來讀正義哲學吧。

«正義教室»心得 如何判斷對的事情、做出正確的選擇
«正義教室»心得 如何判斷對的事情、做出正確的選擇

為什麼要讀這本書

小時候很皮,最常聽到的話就是「這是不對的事情!」、「這是不好的行為!」,接著就會被抓去訓話處罰。為了避免被懲罰,養成了習慣,做任何事情和決定總會想著這究竟是「對」的事情嗎?

這習慣一直帶到長大,連找工作、連辭職、連投資,都會問出「這是對的決定嗎?」總執著要做出「對」的、「好」的那個選擇。

只是搭配上理科腦和工程師訓練,漸漸發現,我都是用社會道德標準來判斷事情的好壞,例如穩定工作才是好,買房買車才是好,這讓我變得非常不開心。為什麼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反而是好的!?這邏輯講不通。可是什麼是「對」?自己好像也無法給個名確定義,是錢最多的選項?能增加最多自由度的選項?是最心安理得的選項?

一直尋尋覓覓,覺得世界上一定有一個簡單通用的規則,可以通用於各種情況來判定事情是不是對的。既然我回答不出來,那就發揮我最擅長的找資料,看看有沒有人遇到一樣的問題。找著找著,大家似乎都有相同的困惑,到底該怎麼選擇才是正確的。

在找資料過程中,看到有人說:「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情,那就去讀正義哲學吧。」

因為正義,就是「對的事情」。

也就是說,我的選擇如果能符合正義,那就代表我的選擇是對的!

人無法擺脫『正確』這個概念的。就算自己沒有察覺,人必定會為了尋求『正確』而活。

正義教室:史上最強的「公民與社會」課!

什麼是正義?

正義有很多種定義,wiki 寫的是「適當安排社會內的東西人民的概念」,真是完全看不懂的解釋啊。

本書有個比較點單直觀的解釋:正義就是正確的事情、對的事情。

這本書在說什麼?什麼是正確的事情?

什麼叫做正確的事情?怎麼樣叫做對?

這問題很像是,怎麼樣的雞蛋,才算是個「好」雞蛋?

有人說要大顆,那鴕鳥蛋就一定比雞蛋好?有人說外殼要紅色的,土雞蛋一定就比白雞蛋好?有人說,看養分的,那小鳥蛋一顆俱全,就一定比雞蛋好?從這個例子可以知道,其實沒有唯一的客觀絕對的標準來評論怎麼樣式一個好雞蛋,但至少我們會有幾項基準可以評斷,例如大小、營養成分、外型等。

判斷正確的事情當然也是相同情況,沒有唯一客觀的標準(連雞蛋都沒有唯一標準了,正確這麼抽象的概念當然更沒有)。但我們可以分析人在判斷正確事情的時候,用的是什麼標準,並且討論這個基準是不是適當。

這本書整理了三種最主要的正義判斷基準,分別是:平等、自由、道德。

  • 平等:沒有正當理由,歧視或不平等對待他人,這是不正義。
  • 自由:剝奪人類生存的自由,這也是不正義。
  • 道德:破壞傳統價值觀的行為,這也是不正義。

單獨看每一種都是正義的代名詞,非常合理。但拿些例子出來例如賣自己的腎臟,好像符合自由,可是不符合道德!?還有很多情況,都無法完全符合三種判斷標準;這樣的事情,還算是對的事情嗎?

這本書用三位高中生上哲學課的背景來介紹正義的三種判斷基準。不只是概念,還會討論在極端情況下的道德難題,例如:

  • 右邊是無數的幼童,左邊是自己唯一的孩子,惡火中你只能選擇一邊拯救,你會救誰?
  • 學校為了避免霸凌事件發生,裝置全景監視系統,檢視學生一舉一動,算不算侵害學生人權?
  • 雙方合意下的買賣器官、委託自殺,違反的究竟是?

在每種情況下,符合的是哪種正義基準,來協助我們判斷正義的基準究竟是什麼?幫助我們更瞭解:自己做選擇的是不是符合正義,才能面對這個世界,做出正確的事情。

思考「正義」,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
正義:一場思辯之旅
rainier ridao TCYj UxoIUY unsplash
瞭解什麼是正確,然後面對這個世界,做出對的選擇 Photo by Rainier Ridao on Unsplash

三種正義的判斷標準

所有支持者與反對論點都圍繞著三個概念:追求福利最大化(平等)、尊重自由以及提倡道德。

平等的正義:總體幸福最大化的功利主義

有三個小學生,其中一位已經餓了兩天走路都歪歪扭扭,另外兩位剛從福利社吃完炒麵麵包走出來。你手上剛好有一份御飯糰要分給這三位小學生,你覺得怎麼分才是正確的呢?

是平分?整個給餓了兩天的小朋友?通常我們都會選擇直接給餓了兩天的小朋友吧,因為他「最需要」。

這種把東西分給最需要的人,就是哲學家邊沁所提出的功利主義。邊沁認為,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追求幸福的最大化。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用計算來分出該怎麼做,跟現在社會都向錢看齊一樣非常功利,所以叫做功利主義。只是計算的是幸福總量,所以大家也把這功利主義叫做幸福主義。功利主義(幸福主義)的中心思想,就是要讓總體的幸福最大化,只要總體的幸福加起來越大就是越好,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達到效用最大化的行為。

以小學生的例子來說,肚子餓的人吃到一整個飯糰的幸福感是 10、不餓的人吃到飯糰的幸福感是 1;要讓總體幸福感最大化的分法就是整個飯糰都給肚子餓的人,這樣總體幸福就是 10×1.0+1×0+1×0 = 10。如果是平分的話,那總體幸福就是 10×1/3+1×1/3+1×1/3 = 4。

讓我們再延伸一點功利主義,讓你看看到底有多功利!有人殺人被逮捕判無期徒刑,我們會判斷是因為他做錯事所以要去坐牢。但從功利主義來看,關進監獄只是單純因為任憑他在外面遊蕩造成不幸的幸福總量,比把他關起來造成的不幸總量來得高。帥吧,不是因為做錯事被關起來,而是把你關起來總體幸福比較高,所以就把你關起來!如果邊沁活在現代,應該是個很棒的工程師或資料分析師,連正義都要數據化。

那為什麼大家把功利主業、幸福主義稱作為平等的正義呢?

讓我們回到三個小朋友故事,今天如果不是小朋友,而是一位餓肚子的村民、一位剛吃完飯村長、和一位永遠都很飽的國王呢?你該怎麼分出你手上的飯糰。

好像遇到星巴克買一送一多買了一杯,你應該送給剛好走過去的公司大老闆刷個聲望、還是送給旁邊從昨天加班到現在還沒吃過任何東西的同事呢?

功利主義說,由於每個人產生的幸福感,和地位是沒有關係的。所以肚子餓的同事喝到星巴克的幸福感,絕對會大過於剛喝完手沖咖啡的大老闆,應該要把這杯星巴克送給同事,這樣總體幸福感會最大。同理,手上的飯糰,應該要忽略調村長和國王,優先派給肚子餓的村民才是。

這種只看幸福感,不管地位,就是人人平等。

極致功利主義的隱憂

功利主義在大多情況,都能讓社會運作良好。例如先把物資分給最需要的人、將稅收補助給社會中的窮苦人士。

功利主義有個致命缺陷,那就是沒有人可以準確計算幸福值。

例如能不能把一個長相兇惡的人抓去關起來,只有這位莫名其妙被關起來的人很生氣會損失幸福值,但社區多數人都覺得安心產生大量的幸福值,整體加起來幸福值還是變多了。

沒有人可以準確計算每個人的幸福值,最後計算方式都會變成:「我覺得這樣對大家都好!」容易淪為多數霸凌少數、高位者欺壓低位者的好理由。

共產主義的國家,號稱「平等」的國家,實行的就是功利主義。

監控人民,因為這樣壞人會覺得有人在看不敢做壞事,受到壞人迫害的人變少,增加了幸福值。

封鎖疫區,讓疫情不要擴散。對比於封鎖區內的人命,封鎖區外的人多上很多,讓他們健康活著能最大化幸福值。

把人抓起來送入想改造營,因為這樣這群人就沒機會反抗造成社會動盪,會增加社會安定,增加幸福值。

從功利主義看,這些都是正確的事情。多數人都是幸福的,可是往細部看,就會發現很多不幸的人,他們的幸福被剝奪,拿去換取更多數的人的幸福了。

只因為一件事情為許多人帶來快樂,不表示那件事情就是對的。

康德
artur rutkowski GdTLaWamFHw unsplash
真的有辦法量化幸福感來計算功利主義嗎? Photo by Artur Rutkowski on Unsplash

自由的正義:絕對自由的主義

不論結果為何,保護自由就是保護正義;不論結果為何,剝奪自由就是罪惡。

自由主義比較好理解,自由至上,絕對不可以侵犯。不論是個人、政府都無權干涉任何人的財產與選擇。就算有人會遭遇不幸,也還是主張自由。

而個人行使自由的條件,是我們從小聽到的「自由是以不妨害他人的自由為前提」。像技安欺負大雄,就是技安妨礙的大雄的自由,強迫大雄接受非自願的事情,這絕對是不正確的。

極致自由主義的隱憂

想想每年五月繳所得稅的時候,國家有權徵收我的部分收入,就代表徵收我的部分時間。例如與其徵收我 30% 的收入,國家大可命令我投入 30% 的時間為國家工作。國家如果可以強迫我為其勞動,那麼本質上就是對我主張了財產權。對勞動收入課稅等於是強迫勞動,那就是違反個人的自由。

當我們支持絕對的自由主義,其實就是支持完全的市場經濟,由看不見的手操控市場;支持最小化政府,讓政府完全不要干預任何事情。這樣造成的結果,就是資源會不斷聚集到少數人手上,富人越富、窮者越窮。

初聽到覺得這樣超棒啊!就不用繳稅了!

當政府無法收到足夠的稅收,代表沒有錢做任何幫助弱勢團體的事情、增進大眾利益的事情。例如鋪路到邊鄉減少城鄉差距、提供義務教育讓窮人有機會翻身、建立負擔的起的醫療制度讓大家都能保障健康。甚至是資本家也可以盡情壓榨那些弱勢的族群,給更低的薪資、更差的工作環境來壓低成本,賺取更多的錢,反正政府不會管。會變成絕對的 M 型社會。

只有當所有人都在同一個起跑點出發,我們才能說競賽的贏家有資格享有他們獲得的獎賞。

正義:一場思辯之旅
martin kopta B9yQumc0f0M unsplash
強迫人民戴口罩阻止疫情擴散,有違反自由嗎?是正確的嗎? Photo by Martin Kopta on Unsplash

道德的正義:用直覺判斷的直觀主義

我們內心都會有一把尺,說不清、道不明;但只要我看到,就會知道那是不正確、不道德的事情。這就是直觀主義的正義。

雖然不能準確定義淫穢的標準,但是當我看到它的時候我就知道。— 美國大法官波特·斯圖爾特

極致直觀主義的隱憂

直觀主義的隱憂就是無法明確定義什麼是正確,就變成隨掌權者任意定義。

例如古代規定女生要纏小足。曾經這些行為才代表道德,因為制訂這條規則的人覺得這樣才是對社會整體有益處的。

像是古人說:君君臣臣父父子子,乍看很有道理,細想卻覺得這一定是個陰謀。因為制訂這條規則的人君臣父能從這條規則享受到巨大的好處,所以努力推行給全天下的人遵守,深植腦海這樣統一才方便。如果這條規則那麼好,怎麼不見古代朝廷認真遵守,奪位爭權,贏得還有大獎勵。

或是像小孩子,一直跟他說聽老師話才是好小孩,以後一定出人頭地。出社會才發現,認真聽老師話的都能獲得一份還不錯的上班族薪水,老闆還很多都是當年不太聽老師話的那種。

直觀主義、道德正義的缺陷就是:該證明是正確的?而不是個人、社會或上位者的一相情願而已?既然只靠直觀,無法定義,那就只能各說各話了。

所謂的正義,就是無限正確的事情;可是人是有限的存在,所以不可能理解無限的正義。

正義教室:史上最強的「公民與社會」課!
vivek kumar riAKT8Z7ifE unsplash
如果因為在意他人的目光,就不去追求自己認為正確、善、美好的事物,那究竟為何而生呢? Photo by Vivek Kumar on Unsplash

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

看完三種正義,發現正確的事情越來越模糊了。例如書中提到的情境,有一間學校為了防止罷凌行為,在學校每間教室各個角落都裝上監視器;學生群起反對,覺得自己受到監視妨礙自由。過了一陣子,學校罷凌行為的數量確實降低許多,家長媒體們群起讚揚這是間好學校。所以裝監視器來防止罷凌是正確的行為嗎?

以自由主義來看,自由確實受到損害了。可是監視器確實讓罷凌行為降低,減少憾事發生,以功利主義來看,群體幸福確實增加了。那該怎麼評論這件事情的正確性呢?

或者說,這個世界上,沒有絕對正確的事情!?

黑白之間都是灰

灰階思考

如果沒有絕對正確的事情,那該如何處理事情呢?

身為工程師,做事情總要有個統一的衡量標準才行,不能每件事情都是特殊案例來想要怎麼解決,那就太累了。還好書中有提到另外一個概念,剛好適合拿來當作統一的行動指南,這概念叫做無知之幕

我選擇的行動指南:無知之幕

無知之幕來源是正義的其中一個流派,他們在討論,既然沒有絕對的正義,那該怎麼制訂一部完整的法律呢?他們就想出了一個理想的情況:想像自己尚未出生,未來不明朗,不知道父母是誰,誕生在什麼區域,身體是否健全,社會是否安全;在這個情況下,你會想要誕生在什麼樣的社會?

是保障富人的完全自由主義、保障底層的完全平等主義、完善的義務學校、全民健保等。正因為自己也有可能生在弱勢的一方,才會認真考慮「這樣真的好嗎?」而做出適合的決定。然後制訂一個不管落在哪個情況,都有最大安穩生活的法律和社會;而不是賭自己一定生成大富翁,然後選擇完全自由主義。

我們可以把無知之幕縮小一點,變成我不知道我會是甲方或是乙方。但我可以想像得出來一套規則,不管我變成甲方或是乙方,都能接受的情況。那就是一個我認為最理想的情況。

簡化來說,就是「我用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別人」。就是英文說的:

Treat Others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

我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帶給社會、地球一點正面的影響,所以我選擇「用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別人」。(希望種子法則是真的,這樣所有的好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~)

erik mclean C3T8KTZxTFM unsplash
我們都希望活在不管落在哪個情況,都有最大安穩生活的法律和社會 Photo by Erik Mclean on Unsplash

結論:即使沒有絕對的正確,也能有統一的行動標準

正義就是對的事情,對不對則是取決於從哪個標準來看。

主流的正義標準有三種:平等的正義(最大化總體幸福值)、自由的正義(保護個人的自由)、道德的正義(符合直觀好的事情),這三個標準都是正義,都是對的標準。但一件事卻很難同時符合三種,不管怎麼做,都會有人指出這不是對的。

這個世界上,沒有絕對正確的事情。如果無法判斷什麼才是對的事情,那該如何行事呢?書中也沒有給出一個答案,畢竟是個千古哲學議題。

而我自己的答案是,只要跟人有關的,就用無知之幕的準則,用我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對方。如果是跟人無關的,那就選自己喜歡的吧。

如果無法判斷什麼才是對的事情,你會怎麼做選擇呢?

沒有永恆、一定正確的正義和善。只要是努力思考後做出的決定,那就是善。

正義教室:史上最強的「公民與社會」課!

延伸閱讀


後記:困難的哲學,挑飲茶的書讀就對了!

我在圖書館借了 3-5 本關於正義哲學的書籍,包含了大家一致推薦的「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」。我得說,推薦「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」的人,一定是個學霸吧;這本書看起來就像是上到一個博學多聞教授開的研究所課程,東扯一個故事西扯一個案例,學識淵博,可是對於新手來說反而抓不到脈絡。

還好我之前看過飲茶的書,知道他的書就是和我這種沒受過專業哲學訓練的小白。架構清晰,而且對於案例也恰到好處,不多也不少。推薦這本書給想要瞭解到底什麼是絕對正確的事情、想要知道哲學是如何思考正義這個議題的人。

Follow Us